封面新闻记者刘可欣摄影雷远东
7月4日,仲夏时节,三苏祠的荔枝又红了。
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副教授、东南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中心主任李昕升以“‘东坡荔枝记’——漫话荔枝古与今”为题,在三苏祠的荔枝树下开启了“东坡大季讲”第二季。讲座结束后,李昕升教授与惠州市旅游协会副会长李好,眉山三苏祠博物馆文博馆员翟晓楠展开对谈,共话苏轼的荔枝情缘。
对谈环节
非常喜爱吃荔枝
初到惠州便品尝荔枝干乐鱼app下载
目前有一种说法,认为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这句诗源于苏轼听错了惠州方言,而惠州人原本说的是“一啖荔枝三把火”。在现场,李好与惠州市博物馆党支部书记、副馆长钟雪平,分别用粤语、客家话朗诵了这一句诗。但是李好也在现场说到,更大的可能是苏轼非常喜爱吃荔枝,因此他用“三百颗”来形容吃的荔枝非常多。
直到宋朝,居住在荔枝产地以外的人们,能够吃到新鲜荔枝的机会也并不多。那么苏轼第一次吃到新鲜荔枝是什么时候呢?现场的嘉宾围绕着这个话题展开了讨论。李昕升认为,苏轼在到达岭南以前,并未吃到过鲜果。《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》中的“初食”究竟指的是当年“初食”,还是人生中第一次吃到鲜果,暂时无法确认。但是李昕升认为,可以肯定的是,这时苏轼吃荔枝的体验,还并不丰富。“苏轼到达惠州是公元1094年农历十月初二,那时候他吃到的应当是荔枝干。因此,《四月十一日初食荔枝》中的‘初食’应当指的是初次吃到新鲜的荔枝。”李好补充道。
惠州市旅游协会副会长李好
频繁书写荔枝
既因为喜爱,也因为乡愁
苏轼一生写过至少20首荔枝诗词,在黄州、儋州、杭州、惠州等地都写过。但为何苏轼不写眉山荔枝呢?三苏祠博物馆文博馆员翟晓楠对宋代文化颇为了解,她在对谈中给出了自己的推测。宋代有一种丧葬习俗叫做“居丧不赋诗”。在21岁参加科举考试之前,苏轼留下来的诗文较少。而后,苏轼两次返回眉山,一次是因为母亲去世,一次是因为父亲去世。按照宋代的礼制规定,苏轼应当为父母守丧,每次27个月,一共是4年半的时间。有学者认为,苏轼就是“居丧不赋诗”的道德典范。他未曾创作过关于眉山或是四川荔枝的诗歌的原因,或许就是受到“居丧不赋诗”习俗的影响。
苏轼书写了众多美食,例如黄州的鱼和笋。他还创造过美食,例如东坡肉、羊蝎子。荔枝是其中有较多描绘的食物。在李好看来,与其他因“苦中作乐”创造出来的美食不同的是,对荔枝的书写是出自苏轼发自心底的喜爱。
李昕升教授
而李昕升则认为,这些美食并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。更重要的是,苏轼书写这些食物,是对乡愁的慰藉。荔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。“苏轼离开眉州的时候,与好友一起种下了一颗荔枝树,很有可能他在岭南吃荔枝的时候,就想起了家乡这一棵荔枝树,想起了眉州。”在李昕升看来,这也是苏轼孜孜不倦地记录荔枝的一个情感基础。